本文发表于2011年6月《家庭用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 许毓申
冠心病被称作“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与2000年相比,2009年城市心脏病死亡率增加了121%,农村增加了204%,其中,冠心病死亡率占全部心脏病死亡率的70%以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9》指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饮食习惯是引起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攀升的重要原因。目前,冠心病已经成为社会和每个家庭必须关注的问题。
冠心病的根源在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的作用下,人体血管逐步老化,血管的内皮细胞受到损害,导致内皮功能异常,促使血小板在局部粘附、聚集,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内膜增生,单核细胞在局部浸润,血管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单核细胞吞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形成泡沫细胞,从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后,患者一般会出现胸闷胸痛、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的会发生血管内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造成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中药麝香保心丸可全面保护血管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保护血管、避免血管损伤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关键所在。而如何通过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全面有效地保护血管,则成为医生和患者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作为国家“十一五”计划支撑项目,麝香保心丸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系列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为我们揭示了中成药在全面保护血管方面的作用。
保护血管内皮,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内皮损伤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因素。研究显示,许多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其血管内皮功能已明显受损。血管内皮受损后,血浆内的脂质成分通过内皮间隙进入内膜,动脉粥样硬化逐步发展。因此,如果能在早期进行适当的干预,则可以延缓或阻止疾病的发展。麝香保心丸服用后可以保护内皮细胞,维持血管内皮的结构和功能正常,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
稳定易损斑块,减少严重心脏危险事件的发生
血管壁的炎症是血管损伤后的机体反应,而血管内皮细胞与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等炎症细胞的粘附是动脉粥样硬化最早的细胞行为之一。炎症反应使斑块趋于不稳定状态,易于发生斑块的破裂,导致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心肌缺血。麝香保心丸能有效地抑制这种炎症介质的分泌和表达,使容易发生破裂的粥样斑块得到稳定,避免斑块破裂,从而保护血管,减少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脏危险事件的发生。
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改善生活质量
血管新生是一种人体自我修复的生理进程。治疗性血管新生就是通过某些药物的干预,促进心脏缺血处生长出新的小血管,从而在狭窄或堵塞的大血管周围建立起能够有效提供血液供应的侧支循环,以达到明显改善缺血心肌血液供应的目的。动物模型及人体内研究结果显示,麝香保心丸可促进心肌缺血部位的血管新生,并且在临床观察到,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的冠心病患者,其心肌血供持续改善,显著减少了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麝香保心丸对血管的保护作用是多方面的,从调节血脂和保护内皮细胞,到抑制炎症反应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贯穿在疾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目前认为对冠心病的预防治疗应该是长期的,因此,每天3次,每次2粒,早期、长期应用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的防治更加有效。
许毓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心内科主任,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临床经验丰富,长期负责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的医疗管理工作;擅长对心血管系统危重急症患者的救治,在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疾病、先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心脏超声诊断、冠心病介入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20余篇。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