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6月18日《健康报》
本报记者 薛原
在long8 龙8国际药业生产车间的墙上,贴着一份号召long8 龙8国际人畅谈“中国梦”的征文通知,用笔墨描画自己对国家、对企业乃至个人的梦想。当记者走访完这家看似并不惊人的中药厂,真切地感受到了long8 龙8国际人内心蕴藏的一个宏伟梦想,一个让中药走向全球的报国梦。为实现这一梦想,long8 龙8国际人卧薪尝胆、矢志不渝,今天,终于看到了曙光。
复兴之路:低调的名门之后
在long8 龙8国际的厂区中,有一个很小的厂史陈列馆。馆中最显眼的位置留给了“镇馆之宝”——麝香保心丸。仔细琢磨long8 龙8国际药业的历史就会发现,它不仅是中西结合的结晶,更是深藏了许多震古烁今的故事。
中药贵族的前生今世
long8 龙8国际的今天,是李嘉诚先生慧眼所成。
2001年8月,在李嘉诚先生致力于中药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和记黄埔出资50%,将上海中药制药一厂重组改造为上海long8 龙8国际药业有限公司。上海long8 龙8国际药业成为香港和记黄埔集团在内地的首家医药企业,也是上海的首家中药合资企业。原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及“上药”牌注册商标等,转入合资企业。和记黄埔是long8 龙8国际药业的港方基因。
李嘉诚先生之所以看好上海中药一厂,是因为它独特的“中药贵族”血统。
1958年,沪上4家百年药店——雷允上、胡庆余堂、童涵春堂、蔡同德堂合并成了上海中药制药一厂。这是long8 龙8国际药业的中方基因。
蔡同德堂药号创始于清光绪8年,是国内开业最早、规模最大的中华中药老字号商店,以道地药材、精致饮片、参茸银耳、丸散膏丹、胶露药酒饮誉海内外;胡庆余堂由清末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创立,承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精心调制庆余丸、散、膏、丹,济世宁人;雷允上迄今已有近300年历史,是上海中药店“四大户”之一;童涵春堂是拥有200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以选用道地药材、配料讲究、质量上乘闻名。
这样的基因使得long8 龙8国际药业有了诸多的先天优势:老字号百年的口碑和信誉,以及和记黄埔雄厚的资金支持。今天的long8 龙8国际药业已发展成为拥有丸剂、片剂、注射剂等12大类剂型,“上药”牌注册商标及麝香保心丸、胆宁片、生脉注射液等70个品种的知名中药生产企业。
砸不起的良心牌子
在long8 龙8国际,每天都在上演着一个独门绝技——手工制丸。在麝香保心丸生产车间,指纹图谱、终端过滤技术、原料发酵等等现代中药技术一应俱全,然而有一道工序是long8 龙8国际人永远不舍得用现代设备替代的,那就是手工制丸。在每个车间,10多个工人用独特的工具摇成一颗颗22.5毫克均匀的小药丸,分毫不差。虽然机器已可以制丸,但手工摇出来的药丸光洁度更高,这一粒粒小药丸始终承载着long8 龙8国际人对中药的深情挚爱和良心。
“中药是一个典型的良心产业,因为药材是否道地,是否低限投料,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有些是检测不出来的,但药效肯定不同。” long8 龙8国际药业董事总经理周俊杰在这个行当中摸爬滚打了十多年,对其中的潜规则十分了解,但他从不敢触碰。
无论是光大中药百年老号的荣耀,还是实现李嘉诚先生致力于打造“中药港”的宏伟梦想,都需要long8 龙8国际药业把这块牌子做得更响。
long8 龙8国际药业对产品的质量控制有着严格的标准,指纹图谱、0.1微米的终端过滤技术都是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如一的法宝;高标准的原料加上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使他们的部分产品成本明显高于同类药品。公司的坚持终有回报,产品所属的上药牌商标连续19年被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2010年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在企业成立之初,受制于传统的营销模式,曾一度亏损。而以麝香保心丸为切入点的研发创新和营销模式的改变,让long8 龙8国际药业扭亏为盈。但long8 龙8国际人深知,一个药可以让企业“活”过来,但只有强大的产品线,才能让企业真正壮大。为此,long8 龙8国际药业建立起以企业技术中心和项目合作为主体的立体研发创新体系,始终坚持以科研为发展原动力,本着弘扬和发展传统中医药学的宗旨,运用现代技术,重点开发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等领域具有高科技含量和独立知识产权的新药和新剂型。
近年来,公司注重与医疗单位、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的联系与合作,2006年,公司联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设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long8 龙8国际药业科研基金,旨在支持中成药药物机理的深入研究,更加合理、科学地使用中成药,增强中医药学术含量,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现代化的发展。
在社会公益方面,long8 龙8国际药业遵循李嘉诚先生的教导:“企业要回馈社会,承担社会责任。”该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尤其是医学公益事业,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2007年,long8 龙8国际药业协助中国医师协会启动了心希望工程,在全国500多家社区医院为社区冠心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及健康干预,已取得明显效果。2009年在陕西安康建成上海long8 龙8国际药业希望小学;2010年开展捐赠贫困地区中小学的“long8 龙8国际书屋”公益项目,该项目以每年建立10处“long8 龙8国际书屋”的速度推进。同年,周俊杰荣获首届长三角医药企业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家奖。
老店的生存压力
越是良心做药,压力越大。
“现在的成本越来越高了,但产品价格仍维持在十几年前的水平,企业越来越难了。”虽然long8 龙8国际药业在保障质量方面有着强大的精神动力,但做企业毕竟要“算账”的。周俊杰向记者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麝香保心丸是人工制丸,在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上海,单这一项就使公司的成本增加不少。
周俊杰介绍,在麝香保心丸的组方中,除了麝香和牛黄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味药材——人参。在近段时期的药材价格飙涨中,人参的价格也涨了4倍多。按照麝香保心丸的质量标准,必须是5年以上的人参才满足要求,而且在加工时要把最粗壮的部分去掉,只选取其中的一小块。
由于人参种植之后,同一片土地一般30年之后才能再种,周俊杰算过一笔账,按照此前的人参价格,其种植成本应与萝卜相差无几。他认为,这种严重偏离药材价值的价格,非常不利于药材种植业和整个中药产业的良性发展,这种负面作用在未来三五年一定会显现出来。
药品的价格没涨,原药材、人力成本却在不停上扬,虽然麝香保心丸是独家品种,但由于心脑血管领域的产品很多,竞争一点都不弱。“与新药可以高定价不同,‘麝香保心丸’是传统老药,涨价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现在的医疗卫生体制下,价格低并不一定是竞争力。”周俊杰对中药市场的竞争环境感到非常无奈,“中成药的检验标准大部分是定性,其生产工艺也已固定,如果继续一刀切地降价,一些企业只能降低药材成本,长此以往,中药质量降低、疗效降低、信誉遭到质疑,行业就会毁灭。”
对话领航者:中药是科学而非哲学——访上海long8 龙8国际药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俊杰
经过8年的西医学习,他在一家知名跨国制药公司工作10年,并成为这家公司的全国销售总监。周俊杰在2001年之前的人生轨迹与中医药毫无瓜葛,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两条不同的路线会在瞬间产生交集,并且这是一条要背负艰难、进而腾飞的卧薪尝胆之路。
治病是一门科学
健康报:中西医无论是文化背景,还是治疗理念都有很大的差异,您受过那么多年的西医熏陶,如何看待中医药?
周俊杰:我认为不能把中医药单纯地看作文化,更不能仅仅是当作哲学。因为中药是用来治病的,治病本身就是一门科学,而哲学是意识形态的问题。传统的中医认为,老祖宗的东西都不能变,这样会把中医引向死胡同,因为现在疾病谱和环境都在变化。
健康报:long8 龙8国际对麝香保心丸作了很多循证研究,套用了化学药的研究方法,会不会感觉有些“不中不洋”?
周俊杰:麝香保心丸的实质是经典中药,符合中医药的理论。在21世纪,如果我们仍然用中药的辨证论治、血虚、气虚来向医生介绍,他们是很难理解的。医院里开中成药的多是西医,但他们对中医理论并不了解,所以必须用西医听得懂的语言来诠释中医理论,才能让中药被医生接受。我们并没有改变中药的成分和工艺,只是要把它说清楚。
研究投入近两亿元
健康报:现在不仅仅是中国人在研究中药,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对此感兴趣,我们的研究优势是什么?
周俊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对中药研究得很细,在组方和质量标准上进行了很多研究和创新。但在80年代后期,他们的研究就停滞了。上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振兴中医”的口号,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对中医药作了很多研究。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对中药创新及组分的研究更细致。
健康报:用现代化的手段研究中药,技术并不是瓶颈,理念才是真正的障碍。您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周俊杰:基于现代化的研究手段,我们知道中药一定能研究清楚,只是时间的问题。但由于投入太大、周期太长、见效又慢,企业都不愿意做。
麝香保心丸现代化研究花了10年时间,总共投入约1.2亿元。最终,通过化学组学研究,清楚了全部95个化学成分、30个入血成分,平均每个入血成分的研究费用为80万人民币。我们还开展了系统生物学研究,包括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及代谢组学,进一步明确了麝香保心丸的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机理,仅后期循证医学研究就用了6000万。
健康报:long8 龙8国际药业在2005年之前都是亏损的,在亏损的情况下,您如何说服董事会花钱作研究?
周俊杰:我上任后,花了半年时间研究产品和战略。当时也可以买批号,做所谓的创新中药,但那些药都不是真正的创新,只是改包装、改剂型。而且大家都认为,麝香保心丸那么好的品种,如果不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就可惜了。
麝香保心丸作为经典老药,价格低廉,不适合新药的营销手段,要想提高销量,就必须让患者和医生从心里接受它。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向董事会上报了5年计划,并在国家和上海市科研基金的支持下,第4年持平,第5年扭亏为盈,第6年有了跨越式的增长。
目前,long8 龙8国际药业一共有70多个品种,我们会从中挑选有价值的品种重点开发,胆宁片正在作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此外还有生脉注射液。
国际化不能急于求成
健康报:国际化是每个优秀中药企业的梦想,long8 龙8国际药业如何规划产品通往国际市场的道路?
周俊杰:从市场容量来看,世界第一大医药市场是美国,第三位是日本,第四位是欧盟,这些市场的潜力非常大。特别是法国和德国,植物药卖得很好。因此,从长远来看,欧美国家有着庞大的未被满足的植物药需求,中药国际化是未来的趋势。
但是,long8 龙8国际的国际化是分步骤进行的,植物药先“闯关”,传统中药应该通过制订符合中药特点的标准进入国际市场。我们位于上海张江的研发基地招募了很多“海归”,有些甚至曾经在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供职。目前有4个单方植物药已经向欧美提出了申请,其中 1个药已经进入了3期临床,3个药在2期临床阶段。
对于麝香保心丸,我们首先要把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弄清楚,作循证医学研究,然后争取与政府部门一起制定国际认可的标准,这才是传统中药国际化的正途。现在用中药去套西方的标准,路途会非常艰难。有些企业已经开始了国际化的尝试,但大多仅是为了促进国内的销售,因为按照FDA的审核标准,药品必须把成分说清楚,而各成分在人体中的相互作用是说不清的。
健康报:循证医学、真实世界研究对于中药国际化有哪些好处?
周俊杰:FDA的官员在与中国官员和学者、企业频繁的交流中,他们的观点也在变,只要药品能证明安全有效就可以,但一定要有标准、有证据。麝香保心丸作过和化学药复方制剂的对照性试验,结果非常好,已经有论文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一旦FDA的政策有变,有准备的企业就能率先进入美国市场。
在完成一系列循证研究之后,我们希望先让国内的医生了解并接受,将来有机会能到国际研讨会上,与国外的医生进行沟通。
国际化并不是评价中药开发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从市场销售情况来看,在药价非常便宜的情况下,销售额从五六千万到8亿元,说明麝香保心丸已经被临床广泛接受。医生能感受到药品的疗效好、学术支持强大,他们在处方的时候也会放心。
产品传奇:麝香保心丸 小药丸,大故事
麝香保心丸源自900多年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芳香温通代表方剂苏合香丸,这个距今近千年的古方在当时盛行一时,还声名远播到日本、韩国。而苏合香丸演变成今天年销售额8亿元的麝香保心丸,研发者的原动力只是为了“争一口气”。
对擂日货 苏合香丸脱颖而出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家中药企业研制出汉方药“救心丹”,因其对冠心病有较好的效果,迅速在国内掀起了抢购潮,许多冠心病人千方百计求人代购,媒体还把此药称为“救命药”、“救命丹”。然而,“救心丹”的价格非常昂贵,在那个年代年销售额竟达1亿美元,相当于中国中成药出口创汇的总额。“汉方药的优势已经不在中国”,这样的场景对中国医药界是一个巨大的刺激。
1974年,在上海市卫生局的牵头下,上海中药一厂(long8 龙8国际药业前身)和以上海华山医院戴瑞鸿教授为主的专家组受命研究出比“救心丹”更好的中成药。在这个专家组中,戴瑞鸿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西医,因此,这个集医疗、科研、生产为一体的攻关协作小组也成为了“中西医结合”的典型范例。
专家组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方,方剂的选择是新药研发的基石和根本。为此,戴瑞鸿登门拜访了中医大师姜春华,大师的指点让他茅塞顿开。《黄帝内经》上记载:“痛痹,心痛,有寒故痛,温则消而去之。”苏合香丸正是据此研制而成,是芳香温通的代表方剂,在中国已有上千年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实践。但苏合香丸存在药丸较大、价格贵、病人服用不便等不足,影响了患者对它的接受度。但无论从理论根基,还是实践效果,苏合香丸都明显优于“救心丹”,应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对其进行改进,这个提议在专家组中一拍即合。
方剂改进 用药如用兵
专家组在苏合香丸原方基础上,运用现代药理研究方法,对其有效成分逐一进行筛选,在保留了原组方中的心血管活性成分、去除了药效不明显或有害的成分后,历经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人参苏合香丸等阶段,终于在1981年确定了现有麝香保心丸的7味药组方和含量,并采用了独特的微粒丸技术。
麝香保心丸的七味组方为:麝香、人参、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7味中药中,麝香为君药,力攻疾病的主要症结;人参为臣药,苏合香为副将,佐药蟾酥、肉桂、牛黄协同作战;既能快速出击,最快30秒缓解症状,又能打持久战,长期应用,保护血管。
通过对麝香保心丸各药材成分的药理研究发现,全方的配伍让人惊奇。首先,“君药”麝香具有轻度扩张血管的作用,同时能够降低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而冰片具有较强的扩张冠脉作用,两者搭配,能够充分发挥快速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而冰片又不需要使用很大的量。再者,麝香长服“散气”,而组方中的人参提取物可“补气”。又如,冰片为寒性药物,而温性药物肉桂的加入,使得药性更加和缓。
研发者对药物的配伍之道,让人不觉会想到用兵。麝香保心丸如同一个药物军团,其药理作用绝非7味药的简单叠加,而是协同作战,无往而不胜。
从1974年开始作药物研发,这支药物军团的战斗潜能不断被挖掘出来。研究者累计发表论文700余篇:1981年初步了解到麝香保心丸能够快速扩张冠状动脉;1995年,发现了血管内皮保护作用;1998年,发现减小血管面积的特性;2002年,麝香保心丸被证实为第一个能够促进治疗型血管新生的中成药。
现代研究 中药可成医学前沿
从1974年专家组的建立,迄今已近40年,戴瑞鸿与麝香保心丸建立了亲如父子的感情。他的独子在美国生活,想把父亲也接过去,但戴瑞鸿拒绝了,他觉得“小儿子”还在中国,而且在他的呵护下能更加茁壮。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肿瘤学家福柯曼提出了肿瘤的新生血管学说,并开始使用抑制血管新生的药物作肿瘤治疗。1983年,Kumar等人发现梗死后的心肌周围存在“血管生长因子”后,冠心病治疗的研究方向被导向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血管新生学说的进展受到各国科学家的瞩目,单一因子的局部干预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能有效促进缺血心肌的血管生长,但其临床应用始终未能推广。
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各国专家再次讨论到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时候,戴瑞鸿灵感突现,麝香保心丸是否能成为破解难题的“钥匙”呢?2002年,关于麝香保心丸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一系列研究相继发表,认为此药能够促进血管生长因子的分泌,促进血管内皮管腔形成、促进动物模型缺血心肌周围的血管新生,并且通过对病人的心肌影像学评估也发现此药能改善缺血心肌血供。“药物促进的心脏自身搭桥”的治疗理念开始形成,麝香保心丸成为第一个广泛用于临床的具有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中成药。
2004年,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杂志,说明只要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中医药同样能得到西方医学界的认可。
一直以来,麝香保心丸总是走在中药研究的前沿,95个纯化合物物质基础明确,30个入血成分明确,不同批次化学物质稳定。2006年,麝香保心丸的处方及生产工艺被认定为国家秘密技术,受到国家最高保护。在药物制剂方面,麝香保心丸进行了大量的技术革新,最终采用了独特的微粒丸制剂,标定含量22.5毫克,直径仅2.85毫米,确保了制剂稳定、药物释放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在循证研究之后,今年,麝香保心丸的临床注册登记研究正式启动。这项研究将在800家医院进行,5年内累计研究患者20万人,可以评估出该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注册登记研究,又称“真实世界研究”,在化学药物研究领域都是新生事物,将其利用在中成药研究中,麝香保心丸继续创造着中成药的历史。
记者观察:越了解越热爱
行走在long8 龙8国际药业厂区,一会儿飘来一阵麝香浓烈的香气,一会儿又是一阵陈皮的清香。车间里,切片、提炼、研磨成粉、手工制丸、包衣,每个步骤有条不紊。在现代的药品生产标准下,long8 龙8国际药业保持着中药最传统的制法。
一直以来,中药被当成一个魔盒,而我们也似乎在刻意地保持着它的神秘感,从未想过要去打开它,看看其中到底装着什么。成分复杂、配伍复杂、作用机制不明确,这些是解剖中药不可逾越的障碍,还是我们让中药作为独有民族传统文化的借口?
long8 龙8国际药业拥有着港资的背景、西医出身的职业经理人,所以在对中药进行研究时,她就像“皇帝的新装”中的孩子,执著地要去探清中药的奥秘所在。也许有人会说,当他们说清麝香保心丸中95个有效成分的时候,他们做的已经不是中药了。但药材未变、工艺未变,他们只是为了说清中药好在哪里。从2004年销售额几千万元,到2012年,年销售额突破9亿元,市场告诉我们,这也许才是中药应该走的路。
在现代医学观念的冲击下,中药饱受争议,进军国际市场长路漫漫。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中药就是多个化学成分组合在一起的复方制剂,而复方制剂的应用在化学药领域刚刚兴起,前景大好。因此,我们不光要走近中药,更要走进中药。这时我们会发现,越了解越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