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8 龙8国际

新闻中心

News

《中国医师论坛报》—铸就心的长城:基层胸痛中心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日期:2019-06-13来源:《中国医师论坛报》

编者按:

胸痛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病症。建设胸痛中心是实现急性胸痛早诊早治、缩短救治时间、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举措。在欧美等国家,胸痛中心系统已是成熟的救治体系。我国胸痛中心的建设工作起步较晚,未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为加速推进国家胸痛中心建设的步伐,20175月第十一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期间,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与上海long8 龙8国际药业有限公司签署了“铸就心的长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未来5年,上海long8 龙8国际药业携手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加大胸痛中心培训和帮扶力度,共同推进约1500家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和认证。

基层医院是大多数胸痛患者的首诊医院,能在患者发病后最短时间实施诊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国基层医院胸痛中心建设面临诸多困难,但基层胸痛中心一旦建成并形成区域网络,必将使我国心梗救治水平得到切实改善。

2019年6月,第十三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在沪举行,适值“铸就心的长城”系列培训帮扶项目启动2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围绕基层胸痛中心建设对部分医院专家进行了采访,就其对基层胸痛中心的建设情况、中心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通过认证后取得的成效、志愿者及培训项目的帮扶作用等问题深入畅谈了各自的观点与见解。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 罗骏主任

“持续改进是胸痛中心建立的核心理念,通过认证并非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赣州市人民医院于2016年底通过国家胸痛中心的认证,这给我院主要带来了两大获益。第一,通过胸痛中心认证后,我院对胸痛患者的救治更加规范化,提高了影像等辅助科室的时效性,减少了非心内科延误病情的可能,医院的整体救治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提高,患者的医疗纠纷也明显减少,有利于医院和学科的发展。第二,胸痛患者的获益明显。在建立胸痛中心后,我院高危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特别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由原来的8%~10%左右,下降至5%以下。

持续改进是胸痛中心建立的核心理念,通过认证并非是终点,而是新起点。通过认证以后,我们不单聚焦于提升院内流程,还将持续关注院前及院后等质控指标的改进,包括从患者的首次发病到首次医疗技术,再到血管开通时间,以及患者出院后的药物治疗及康复情况等。具体措施上,我院将加强社会宣传,普及公众认知,提高与120的院前合作等。

胸痛中心建设是一套标准化、流程化的管理,因此可视为科室质量管理的好抓手。胸痛中心的建设也为心内科其他疾病的管理提供了模板和参照,心衰中心、房颤中心的建设都可以从其中借鉴经验。此外,胸痛中心填报的随访数据也将有助于提升科室的科研能力。

希望“铸就心的长城”项目在与基层交流过程中,可以让更多的患者参与进来,通过扩大项目宣传,增加宣传手册等手段,使非心内科的医务人员知晓胸痛中心建设的基本理念,使患者了解到胸痛中心建设的意义。


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 陈笑瑛主任

“希望各个急救体系能够整合到同一网络体系,使不同疾病在其中都能得到有效的资源联动、响应以及实施。”

慈溪市人民医院于2017年启动了胸痛中心的建立工作。鉴于县域医疗机构与120相互独立,要突破机构间的壁垒需要借助政府管理部门的力量。建设初期,大家对胸痛中心的认识不足,需要不断培训强化宣传。此外,人才缺口也是我们面临的难题之一,尤其是PCI医生稀缺、培养周期长,需提早准备。

从医院层面看,胸痛中心的建设规范了医院的救治流程,提升了胸痛急救能力,减少了漏诊和延误的发生,还推动了心内、胸外、呼吸、急诊等多个联动科室的发展。此外,胸痛中心的建立还提升了基层医生对急性胸痛的识别能力,使更多民众提升了对胸痛的认知和急救常识。

在市级、省级乃至全国范围内搭建胸痛中心网络势必对我们整体的急救体系带来推动作用和带领效应。我们的基层医疗机构不但会成立胸痛中心,也将筹备卒中中心,希望各个急救体系能够整合到同一网络体系,使不同疾病在其中都能得到有效的资源联动、响应以及实施。

“铸就心的长城”志愿者以及培训项目讲究时效性和实操性,这与其他培训不同。项目帮助很多医疗机构通过了胸痛中心的认证,然而我们的工作不能止步于此,还要提高诊疗质量,真正地缩短Door to Balloon时间,真正地有效利用区域资源。希望培训项目能持续发展,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设定培训内容,包括前期的认证培训、后期的质量提升培训等。


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 陆曙主任

“在获得认证后,我们还要针对现有问题继续提高胸痛中心的服务质量。”

我院在胸痛中心建设初期,面临着医务人员人手不足、客观条件不佳、患者诊疗不及时等问题。2017年我们开始着手改进,并建立了有介入资质的医生团队。在苏州胸痛中心联盟、国家卫计委、政府和医院的通力合作下,如今我院的整体情况相比两年前已有明显好转。

在县域胸痛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它给患者、给医院带来的获益,特别是患者得到的益处最大。在此之前,我院心肌梗死患者通常是转往苏州或上海救治,光路途就要花费1~2个小时。我院胸痛中心成立后,能让心肌梗死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极大降低了心梗死亡率。我们知道血管再通时间越早,对心肌的挽救就越好。胸痛中心成立后,我们的血管开通时间,从以往的一百多分钟缩短到50~60分钟。

在获得认证后,我院还将针对现有问题继续提高胸痛中心的服务质量。如部分医务人员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对病例上报等流程还不够熟悉,对此我们已安排了相关培训。另外,我们的患者对胸痛的抢救时间了解不充分,容易导致就诊延误,未来应加强患者认知,提高公众的抢救意识。

 

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 黄芳芳主任

铸就心的长城志愿者以及培训项目在基层医院建设胸痛中心过程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给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更多培训机会,对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帮助很大。

胸痛中心建设是我院目前的重点工程,但是与大部分县域医院类似,因为医疗资源不足、人才缺乏,建设胸痛中心的难度较大。管理层支持是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获得医院、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是我院胸痛中心建设需要克服的首要问题。除此之外,在申报基层版胸痛中心的过程中,如何动员全院职工参与到流程改进中也非常关键。与此同时,我院还积极参与省级、国家级培训,并积极组织开展院内及基层等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胸痛中心建设一年多来,院内救治流程及抢救时间得到了明显改善,给患者带来了较大获益,同时,这也推动我院心内科、急诊科两大核心科室的学科建设。目前,我院心内科已成为浙江省县级龙头学科,除胸痛中心外,急诊科卒中中心和创伤中心也在建设中。

“铸就心的长城”志愿者以及培训项目在基层医院建设胸痛中心过程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给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更多培训机会,对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帮助很大。我院在今年529日通过了盲审,但是作为基层单位我们仍存在经验不足等问题,期待能与上级医院加强交流,获得更多经验与提升。


 

江西省安远县人民医院 李焕昌主任

“建立县域胸痛中心在助力县级医院心血管专业发展的同时,还整合了地方资源,给基层医院带来了一定社会经济效益。”

县域胸痛中心更贴近群众,能够更好更快地处理胸痛问题,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建立县域胸痛中心在助力县级医院心血管专业发展的同时,还整合了地方资源,给基层医院带来了一定社会经济效益。

群众对胸痛的概念和危害普遍认识不足,是我院在胸痛中心建设中遇到的首个问题,这说明我们的健康宣传还有待加强。只有提高公众认知,才能有效解决院前衔接问题,缩短Door to Balloon时间。此外,部分基层医务人员对胸痛的认知也有待加强。流程方面,目前我们下属乡镇医院成立了院前联盟,建立了虚拟医院,我们还定期对120工作人员进行强化训练。一旦胸痛事件发生,可以一键启动程序,将确诊的患者直接送入手术室。

未来希望可以凭借政府主管部门力量,强化现有健康宣传体系,通过电视台、广播等途径持续地向广大群众宣教,同时给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持续性培训,提高基层业务水平。此外,安远县作为一个贫困县,希望能得到更多政府或社会的资金的支持。

在胸痛中心建设及认证过程中,“铸就心的长城”志愿者以及培训项目提供了很大帮助,尤其在健康知识的宣传方面,项目准备了很多通俗易懂的健康手册,推动了胸痛患者救治时间的缩短。此外,项目给基层提供了更多培训机会,从理念和技术上提高了基层的诊疗水平。期待“铸就心的长城”志愿者以及培训项目能将健康宣教工作下沉,继续走入乡镇,为基层提供持续性的培训服务。

 

小结

近年来,我国胸痛中心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基层医院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主战场,建设基层胸痛中心、建立并完善基层医院规范救治体系,对于我国心血管网络救治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然而正如专家们在采访中所言,在基层胸痛中心的实际建设过程中,仍面临各种困难,但相信在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及上海long8 龙8国际药业等企业组织的志愿者项目及培训活动的帮助下,随着政府、社会、企业及医疗机构的进一步参与,我国基层胸痛中心建设必将获得更大的成效。

联系我们

  • 客户服务热线:400-820-4491
  • 产品售后服务:021-62506452-216
  • 代理合作:18674053560
  • 总部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龙华东路325号博荟广场A座15楼
  • 联系电话:021-63503300
  • 奉浦研发生产基地:上海市奉贤区肖业路388号
  • 联系电话:021-62506452
  • 邮箱:inquiry@ryxxny.com

关注我们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
long8 龙8国际官方公众号

更多专业资讯敬请关注
心希望快迅公众号
(仅供医药专业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