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关注的焦点无外乎血液和血管两个因素,我国古代医学典籍《内经》就曾经有“心主身之血脉”的记述。重视血液和血管的保护是心血管系统疾病防治的根本原则,这恰恰与冠心病中医治法中“活血化瘀以理血”、“芳香温通以护脉”不谋而合。
麝香保心丸是在宋代名方苏合香丸的基础上,依照芳香温通为主的治疗原则研发出的现代中药,可有效阻遏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抑制斑块内炎症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是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强化血管保护措施不可或缺的中成药。
阻遏AS进程是强化血管保护的基础
血液中的多种脂质成分与AS的产生直接相关,低密度脂蛋白(LDL)被认为是首要的致AS因子。经过氧化或其他化学修饰后的LDL具有更强的致AS作用。麝香保心丸的作用重点是护脉,对于AS早期的细胞黏附和移行具有抑制作用,可逆转部分软性斑块、阻遏AS进程。董波等通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等方法,检测了兔AS斑块内血管植物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的表达。其结果表明,麝香保心丸可有效抑制LOX-1的表达,这对于防治AS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贾连旺等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麝香保心丸干预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逐渐变薄,动脉舒缩反应性改善。这说明,麝香保心丸可阻遏、逆转AS进展。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是强化血管保护的目标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是预防心血管危险事件的重要策略。血管内超声显像研究、血管壁一氧化氮(NO)代谢系统研究、联合调脂治疗等研究均显示,麝香保心丸可协助调控血脂,提高内皮细胞分泌NO的能力,改善血管舒缩功能。毛玉山等对111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绞痛患者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发现,与缓释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相比,患者接受麝香保心丸治疗6 个月前后,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的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罗心平等对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研究显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每次2丸,1日3次)6个月,患者血清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ET)等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呈明显改善趋势(P<0.05),以高分辨率超声测定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
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明显改善(P<0.05)。甘莉等对89 例高血压合并高LDL患者随机采用他汀类药物常规治疗+麝香保心丸治疗8 周后,比单独常规治疗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压水平降低显著(P<0.05),且用药耐受性和依从性良好。
稳定AS斑块是强化血管保护的保证
冠状AS斑块的稳定性与冠心病患者的预后直接相关。血管介入治疗不能改变AS的病理过程,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几乎可以降解所有的细胞外基质,使纤维帽内的胶原纤维等结缔组织降解增多,以致纤维帽变薄,易于破裂,形成不稳定斑块,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同时,炎症在AS的病程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大大增加AS斑块的不稳定性。麝香保心丸中的麝香、牛黄等成分具有明确的抗炎作用,可有效抑制斑块内的炎症反应,抑制MMP的分泌,增强斑块稳定性,减少ACS等危险事件的发生。冯培芳等对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研究显示,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治疗组MMP明显低于单纯常规治疗组,且麝香保心丸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MMP的分泌和表达。吴剑芸等的研究显示,112例ACS患者接受麝香保心丸治疗30天后,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降低。这提示,麝香保心丸能有效抑制动脉壁炎症反应,降低炎症反应对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的损害。麝香保心丸独特的抑制斑块周围滋养血管生成的作用同样对增强斑块的稳定性产生了积极作用。研究证实,促进血管新生的重要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AS斑块内的含量,也与AS的稳定性有关。李天奇等测定了兔AS模型麝香保心丸灌胃4周后的有关斑块内新生血管指标血管内皮细胞抗体CD34 和VEGF。结果发现,麝香保心丸可以减少AS斑块内CD34、VEGF的阳性面积,从而抑制AS斑块内血管新生。沈伟等研究发现,对于同时具有AS和心肌缺血的动物双模型,麝香保心丸可在促进缺血心肌部位血管新生的同时,抑制AS斑块内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
血管新生是AS中晚期的重要代偿措施
对于多支冠状AS病变患者,尤其是老年弥漫性AS患者,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往往风险较高且成功率较低,借助相关药物干预,可促进机体自身代偿反应,加速缺血心肌周围微血管血管新生及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心肌血供。麝香保心丸是被证实具有明确促血管生成活性的中成药,能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管腔结构,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新生,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缺血心肌组织中血管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相关。研究者采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ET),对接受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的10 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肌血流检测。结果显示,经麝香保心丸治疗6 个月后,患者的相对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增高,特别是在血流密度低的节段增高更明显。这提示,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得到改善。另有研究者分别给予66 例住院的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和17 例冠心病患者麝香保心丸治疗后,采用锝(99mTc)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灌注显像心肌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缺血心肌面积缩小。这些结果间接提示,麝香保心丸增加了缺血区的微血管生成。
结语
针对AS病理过程干预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可有效抑制斑块内炎症、提高斑块的稳定性并保护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易损斑块、易损血管均起到了强化保护作用,同时还具有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和副作用小等优势,从而进一步减少远期心脑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图2)。由此认为,对于AS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麝香保心丸的重要意义在于,从病变早期介入,及早控制和减缓各种AS危险因子的致病作用。将其与化学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降压、降脂的疗效,弥补化学药物在副作用等方面的不足,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