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8 龙8国际

    新闻中心

    News

    硝酸脂类药物及麝香保心丸的临床应用

    发布日期:2011-01-11来源:long8 龙8国际药业
    本文发表于2010年12月8日《心希望快讯》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李勇教授
     
    李勇教授简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诊治及预防心力衰竭。
     
    编者按:随着社会生产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医疗保健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人们的自然寿命明显延长,但与此而来的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数大量增加。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二十年前相比,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元凶之一。治疗冠心病的西药虽是层出不穷,但也有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方面历经考验的经典——硝酸脂类药物;而在传统中医药中,更有历史渊源深厚、疗效独特的明星——麝香保心丸,其在冠心病预防、治疗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了广大医生和冠心病患者的广泛接受与好评。
     
    硝酸脂类药物临床应用研究
     
           硝酸脂类药物的临床作用:硝酸脂类药物是治疗心绞痛的常用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使周围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心脏前负荷,降低心肌氧耗量,特别是小血管平滑肌使血流向心内膜的易损区重新分布,从而使心绞痛得到缓解。较大剂量时可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以改善心室重构。
     
           硝酸脂类药物临床使用中的问题:少量吸收即可引起剧烈的搏动性头痛,常有恶心、心悸,有时有呕吐和腹痛,面部发热、潮红;较大量则产生低血压、抑郁、精神错乱,偶见谵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紫绀。饮酒后,上述症状加剧,并可发生躁狂。
     
           硝酸脂类药物的耐药问题:在硝酸酯类耐药现象中有假性和真性耐药。真性耐药是指硝酸酯类药物使用一定时间后,其血管扩张作用显著減弱的现象。一般较大硝酸酯类制剂连续应用48~72小时后, 即产生耐药, 而经过一个短的停药期(24h)后, 其扩张血管的作用可完全恢复。假性耐药是指因血管外因素所致的硝酸酯耐药现象,其机制为神经、内分泌反馈调节和循环血容量增加,一般发生在硝酸甘油治疗早期(24~48小时),即一开始,大剂量的硝酸酯类就无血液动力学效应,常见于伴有右房高压或周围水肿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假性耐药用利尿剂可逆转。
     
           硝酸脂类药物防止耐药的措施:间歇给药法、偏心给药法和增量法间歇给药法可防止耐药,其间歇期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需保证每日有一定的无硝酸酯期:硝酸甘油需大于8~12小时、消心痛需大于12~14小时。偏心给药法即在7:00、12:00、17:00或8:00、15:00时给药,可避免产生耐药。
      联合用药预先给予卡托普利能防止或逆转耐药发生。卡托普利可提供巯基,同时还有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另外,联合使用其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依那普利、苯那普利及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可抑制血管紧张素II和蛋白激酶-C激活,从而防止耐药产生。
     
    链接:硝酸甘油百年历程
    最古老的心血管药物之一
    •          1846年 意大利化学家 Sobrebro发明了硝酸甘油
    •          1867年 诺贝尔发明了安全使用硝酸甘油的方法
    •          1867年 Brunton发现亚硝酸戊酯的物质,可缓解心绞痛
    •          1879年 Murrell将硝酸甘油稀释后作为心绞痛的治疗药
    •          1977年 Ferid Murad 证实硝酸甘油产生NO扩张血管
    •          1980年 R.F.Furchgott 发现EDRF
    •          1986年 Moncada提出证据证明:EDRF=NO
    •          1999年 柏林“硝酸酯-120年” 大会,纪念临床应用120周年
     
    麝香保心丸临床应用研究
     
           临床应用指证:麝香保心丸具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的作用,用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肌梗死,可缓解和预防心绞痛发作,提高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麝香保心丸的安全性评价:麝香保心丸于1981年正式被批准上市,用于临床治疗,累计已有8000万人次使用。根据上市以来的临床观察、荟萃分析显示,2577例临床病例未见严重不良反应。麝香保心丸的设计目的即为缓解心绞痛发作和减少心绞痛再发,其缓解症状疗效与硝酸酯无显著差异,运动平板实验显示其能有效延长运动时间、缩短回复时间。一项Meta分析涉及25项临床研究的210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显示麝香保心丸能有效缓解心绞痛和减少再发,减少硝酸酯使用量。朱慧等的临床研究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能够有效减少心绞痛事件的发生。
     
           麝香保心丸的不良反应:麝香保心丸安全性高,所致不良反应少。舌下含服者偶有麻舌感。据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显示,麝香保心丸未见过敏反应、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糜烂性胃炎、诱发青光眼和昏厥等不良反应。
     
           麝香保心丸合并用药情况:200名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应用抗血小板类、ACEI/ARB类、β受体阻断剂、他汀类、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利尿剂和洋地黄类等药物的同时,合并应用麝香保心丸,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减少危险事件: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单中心队列随访研究提示,麝香保心丸治疗6、9、18、21个月时间点的事件发生率均低于不用麝香保心丸的对照组,分别为4.06% vs 9.45%(P=0.14)、14.7% vs 25.0%(P=0.07)、15.8% vs 28.3%(P=0.04)、18.2% vs 30.8%(P=0.04),尤其是从服药后第18个月开始,两组的差异更大,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且该疗效可持续超过服药后30个月。麝香保心丸组总临床事件累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从服药后第12个月开始,两组差异更为显著(P=0.03、P=0.05、P=0.02),且疗效持续超过21个月。
     
    (图)两组心绞痛事件累计发生率的Kaplan-Meier曲线
     
    (图)麝香保心丸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
     
    链接:麝香保心丸的历史沿革
           麝香保心丸源于世界上第一部成方药典、900多年前的宋代著名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记载的苏合香丸。自宋代以来,苏合香丸一直是历代岐黄高手“治卒心痛”的首选良药。20世纪70年代,在上海市卫生局的领导下,上海华山医院、上海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中药制药一厂等一批科研、医疗、生产单位组成了科研攻关小组,在苏合香丸的基础上进行组方及剂型的优化改良,通过对苏合香丸中的成分逐一筛选,去除了朱砂、青木香等毒性成分,增加了人参等补益成分,历时8年,经过反复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最终确定了新一代的成方制剂——麝香保心丸。2006年初,该药因血管新生作用而获得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并在Life Science等权威杂志上发表数篇论文。在现代冠心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中,麝香保心丸有着独特的地位,不仅是第一个具有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的中成药,也是缓解胸闷、胸痛起效快的中成药,并已经得到了业界及广大患者的广泛认可。
     
    总结
           综上所述,与硝酸脂类药物相比,麝香保心丸能缓解冠心病胸闷、胸痛症状;基础研究提示,麝香保心丸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稳定粥样硬化斑块、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从而达到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可以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生,也不影响症状发作时的急救效果。平时服用麝香保心丸保护好血管,在急救时,它能更好地发挥血管的扩张功能。

    联系我们

    • 客户服务热线:400-820-4491
    • 产品售后服务:021-62506452-216
    • 代理合作:18674053560
    • 总部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龙华东路325号博荟广场A座15楼
    • 联系电话:021-63503300
    • 奉浦研发生产基地:上海市奉贤区肖业路388号
    • 联系电话:021-62506452
    • 邮箱:inquiry@ryxxny.com

    关注我们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
    long8 龙8国际官方公众号

    更多专业资讯敬请关注
    心希望快迅公众号
    (仅供医药专业人士参考)